桥梁 纽带 名片 伴手礼——写在校报创刊四十周年之际

2023-02-22 16:14:06 来源:教育快报网


(相关资料图)

那天收到校报编辑部李晓玲发来的短信,邀请我为校报创刊 40 周年写些文字感言。看过短信,感慨诸多,没想到校报伴随学校创立也进入了不惑之年,自 2006 年改版以来已是第 16 个年头。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回头望,往事如常,情感依旧。

2006年9月,我从湖南大学调入厦门理工学院,因我曾在媒体当过记者、在高校办过校报,自然被安排到当时的党委办公室分管宣传工作。作为校报总编,我首抓的便是校报改版。当时的校报是黑白小报,厦大以及省内一些高校校报也是黑白小报。我认为办好校报,改版是关键,相比内容来说形式更为重要,首先在感观上必须获得读者认同,再逐步丰富内容。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将校报改为彩色对开大报,在统一了校报几位同事的认识后,我向分管校领导林志成副书记汇报。当时他既有肯定又有顾虑:“改版是好事,目前人手紧任务重,你要想清楚,改了大报内容要增加一倍,不可后悔不能收回,能不能坚持下去?”我回答得非常干脆:“当然能坚持!”林副书记也爽快:“那行,你放开手去做!”大家都知道,《厦门日报》是一份很受读者喜爱的党报,我想要改就改成《厦门日报》的样子,于是便跑到厦门日报社找到当时的总编辑、社长李泉佃,谈好校报就在厦门日报印务中心印刷。样报出来后,李总调侃说:“这很像我们《厦门日报》的子报嘛。”

如何在内容上下功夫,得推陈出新。从标题、正文到图片设计,从栏目策划到各类采访,每个环节需精雕细刻。从月报、半月报再到旬报,每次改变都是用心之极。其次,抓队伍建设。当时校报只有三位编辑(李晓玲、曹东、李菁菁),李晓玲是我铁杆战友和得力强将,她一直担任校报主编到现在,始终坚守一份报人情怀。后面来的叶淑惠、唐红波、唐文其、徐丽麟、王玉敏、吴丽芬这几位都为校报上新台阶付出了不少心血,是与我合作的优秀队友。在抓好编辑部自身建设的同时,我们设立了由学生组成的校报学生通讯社(后更名为“校学生通讯社”)、由老师组成的宣传干事队伍,三支队伍齐头并进,大家干劲冲天。每周例会,每月改稿会,每学期培训会,我们有一句口号是:用专业人的执着打造专业的队伍。校报日新月异,受到师生好评,成为了学校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一份校报不仅成为学校连接师生的桥梁,也是省内外兄弟院校交流的纽带。校报上多项报道获全省高校校报新闻奖,我也代表学校在全省高校宣传工作会和校报年会上发言,不少省内外兄弟院校也纷纷前来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报创出品牌后,在学校的有力支持下,我牵头组织编辑部几位笔杆子撰写了《漫游中国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一书。这是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编的精品之作,全书200 多张图片十几万字,我们用新闻人的眼光、文学的笔调,全方位多视角描写学校精神气质。《蜂巢山下》《挖山建校》《理工符号》等篇章记载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感人的故事及难能可贵的“蜂巢精神”,我们在创作中捕捉到了一代代厦理工人在“蜂巢精神”的鼓舞下接力奋斗拼搏的身影。2013年,该书获得福建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东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在“漫游”丛书出版五周年之际,我校承办纪念大会,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宣传部领导来校参会,校报精彩亮相,也因此扩大了学校在全国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6 年我离开宣传部轮岗到学院工作。关注校报、支持校报,是情感更是责任。我仍然坚持写稿投稿,并且珍藏每期校报。尽管现在新媒体非常发达,但捧读校报仍有一份亲切,它始终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学校档案的文化记忆,它永远散发浓浓的墨香,珍贵而绵长。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