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薪传五秩;奋楫扬帆,与国同行。2022 年,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迎来创立 50 周年的重要时点。回顾这半个世纪的发展图册,其间娓娓讲述了北大环境人砥砺前行的奋斗过往,更记载着全球环境治理的风起云涌和中国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北大环境 50 年,是中国环境 50 年的深刻见证,也是全球环境50年的历史缩影。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1972 年,伴随着历史上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山坳里,一群心怀家国、敢为人先的青年创建了我国最早的环境化学专业。
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在50年的学科壮阔发展历程中,与国内外环境界同仁携手并肩,北大环境人全程融入和引领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学科发展的进程,为国家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资料图】
五十年来,北大环境学科以驰而不息的探索实践,开创了环境领域的多个国际国内第一,引领我国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北大环境学科在全球最早提出“环境文明”、“大气复合污染”、“河流全物质通量”等原创科学概念;率先开展环境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牵头编写我国第一套环保教材;设置了最早的环境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健康等学科方向,引领环境领域的人才培养;在全球环境履约的博弈场上,完成全球首个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国家方案,为推进全球臭氧层保护工作并维护缔约国发展利益做出中国贡献;设计建造了国内第一个环境风洞、环境模拟烟雾箱和大气污染监测超级站,成为环境领域新工科建设的典范。
五十年来,北大环境学科以敢想敢为的开拓精神,打造环境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需求。
50 年的求索与积累,北大环境学科终于在近年建成了根基北大学科交叉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以及由“前沿科学问题突破”、“工程技术变革创新”、“环境健康风险识别”、“管理政策综合治理”串联而成的环境科技创新全链条。
这一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及完整的环境科技创新链,既受益于北大文理工医雄厚的多学科基础,又来自北大环境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回溯这一路走来,北大环境学科坚持推进“问题导向、需求牵引”的建设思路并进行前瞻部署,于1972年开设环境化学专业,于1982年成立环境科学中心,于1994年成立环境工程研究所,于 2007 年建立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2021 年建立北大环境健康系。作为全国高校环境院系下的首个环境健康系,其成立标志着北京大学已建成完整和独具特色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依托完整的环境科技创新链,北大环境学科进一步整合凝练科研攻关方向和布局,聚焦大气复合污染与区域控制、水污染控制与流域综合治理、环境健康与全球环境治理等前沿方向,集中精锐力量开展有组织科研。目前,拥有 6 个国家级创新群体与团队、2 个国家级和 8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北大环境学科,已成为国家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的一支“王牌军”。
五十年来,北大环境学科以勇攀高峰的坚定信念,聚焦前沿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引领环境科技创新。
北大环境学科始终坚持全链条创新和系统工程思维,一以贯之推进从跟踪向引领的转变,设计开展系列重大环境问题的综合研究,牵头组织编制科技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推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健康影响与应对机制”联合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等。
新的世界科技前沿更迭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下,北大环境学科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引领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来源-全组分-健康效应-政策建议”全链条研究体系、基于“河流全物质通量”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全链条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一大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领先技术体系不断涌现,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国家科学评论》《柳叶刀》《自然》子刊和《美国科学院院报》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多个国际奖项,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等,为国家生态环境领域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提供北大方案。
五十年来,北大环境学科以科研报国的如磐初心,坚持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支撑国家区域流域环境治理、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以坚实的基础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正是北大环境人坚守的初心。尤其是在中国环境质量快速改善的过去十年中,北大环境领域的师生们持续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成果为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北大环境学科主导国家在大气等领域重大科技计划的整体设计;在全国“蓝天保卫战”的冲锋路上,长期专注研究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川渝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面向国家大江大河综合治理,构建基于“河流全物质通量”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为长江黄金航道、黄河功能性断流恢复等相关领域问题贡献北大力量;应对气候变化的博弈场上,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路径,支撑全球环境治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同来自全国各地的科考队一道,在雪域高原上探寻大气演变规律和环境健康奥秘。
五十年来,北大环境学科以矢志不渝的育人情怀,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生态文明领域创新型领军人才。
从先行者到播种者,北大环境学科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全面培养生态文明领域创新型领军人才。作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始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教育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让学生们从“被动知识传授”转向“自主知识创新”,青年学生直接参与到世界上最前沿课题的研究当中。一代代青年学子们走出燕园,身体力行服务国家社会;面向世界,传递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从北大出发,他们恰如满天星斗,在江南塞北、各行各业熠熠闪耀。
从1972年到2022年,50年时间。这50年,是一把激荡时代的标尺,丈量着全球环境保护的跋涉足迹与滚滚浪潮。
这50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绘写着中国环境事业的风雨岁月和神州大地的绿色嬗变。
这50年,是一座巍巍屹立的丰碑,镌刻着包括北大环境人在内的无数生态环境工作者们为美丽中国建设勇毅前行的壮阔征途。
而今,生态文明、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正在引领中国与全球范围内全面而又深刻的发展转型。中国正在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任务对环境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新征程、新跨越,北京大学环境学科将进一步依托北大文理工医学科雄厚、齐全的优势,持续打造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全链条,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环境领军人才,与国内外环境界同仁一道,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努力!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