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母校那几年,人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时光。即使岁月如梭一晃经年,回想到那些时光,哪怕是其中短短的一瞬,都会令你心驰神往,两眼放光。我也有忘不了的那一段,那就是追歌星、听精彩演唱的经典时刻。
追歌星,挤演唱会,不是今天小青年的专利,以往也有。大家都年轻过,我们也追过。回忆起来,我最难忘的是四五十年前的那两次“追”。
和今天不一样,有的经典时刻会毫无预兆突然天降,让人惊喜不已。有的则说来就来,自然平淡。比较起来,今天年轻人的“追”,比我们那时费力耗钱,得紧紧地盯着海报提前抢票,巴巴地做各种物资准备,苦苦地盼着,跑很远去摇旗呐喊。累!
我第一个美好时刻距今五十五年。一天已近午夜,人将进入梦乡。突然,大喇叭响起,没有歌词而是哼唱:“啊———喔———哎———”天籁之音,仿佛来自遥远的草原,悠扬而又亲切,纯净而又深情,多么耳熟。啊!《赞歌》!没错,正是它的序曲,正是那特别经典的抒情铺垫,这哼唱来自一副人人熟悉的磁力盈满的歌喉。大家不由得振身而起,耳朵高竖。怎么半夜放这个,莫非是他来了?恰好广播又响了,我们才知道是胡松华等文艺战士刚刚慰问了郊区部队,路过师大,特来加演一场!啊,真是他,胡松华!还傻愣着干嘛,赶快起身,慢了可追赶不上啦!尽管我的宿舍在西北楼二楼,又靠近大门,尽管衣未扣齐鞋未穿牢,跑呀!奔到操场,大舞台下早已是黑压压人头一片。好不容易挤到稍前位置,歌舞已然开演。前两个节目被掌声送下,刚才广播里那特别熟悉的前调就在舞台边哼起,霎时,掌声震耳欲聋———胡松华上台了。还是那顶无沿平帽、那身草原袍子,还是银幕上那庄重神情与动人身段。锦带紥腰,单手微举,目含深情,口出佳音。荧屏上看了多次的《赞歌》,把气氛推上了最高潮。海涛般的掌声顿时淹没偌大会场,震天动地,撼人心魄。那时的北师大校园,多么令人难忘……第二个时刻的来临则平平常常,直至若干年后,才令人异常怀想。那是听《赞歌》胡松华原唱之后约15年,我有幸回母校读一年训诂学进修班。这“第二个时刻”就在1981年秋冬之际悄然出现。有海报贴在食堂和大路旁,说是由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学生来交流演出。不卖票,听者自搬椅子进北饭厅即可欣赏。之所以来演出,大概因为早年间北师大音乐系是中国音乐学院前身之一。
进了北饭厅才知道演唱者不登台,就在舞台前地面上和观众近距离交流。平易,亲民,民歌演唱家,真在民间。
演唱会开始,原来是独唱专场。主持人特别说明,歌者是学生,非常年轻,但刚刚在某声乐大赛中获得世人瞩目的优异成绩,目前正在跟随中国音乐学院名师深造。她的民族唱法优美动听,特色鲜明,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少时,歌者走到人群中央,看上去确实年少,二十上下,明目皓齿,面如满月,红袄蓝裤,亭亭玉立,一条大辫子拖到胸前,俨然一位北方农村姑娘。她以一首民歌开头,叫什么“调”。听来生疏,急忙请教身边人。有听明白的告诉我说是“包楞调”。倾耳一听,果然别具特色:滴滴溜溜一串字音畅快飞出,俏皮曲调轻巧欢畅、干净利落;滑音巧妙穿插,足显动感;特别是运用了少见的中国民间花腔,使听者充分感到了新奇鲜亮。顿时,掌声如潮,整个北饭厅欢腾兴奋起来。她的第一炮打得十分响亮。记得接下来是《沂蒙山小调》、《我的家乡沂蒙山》和后来多年大家熟悉的四五首民歌。她精神饱满、气韵十足地一气唱完,满满的中国风味,足以让观众陶醉其中。在我的印象中,她那端庄、高雅、大气的台风初步形成,爽朗、质朴和友善的形象已然树立。一场不长的演出,使到场者享受到了一场丰美的民歌盛宴,获得难遇的艺术熏陶。
近半个世纪倏忽而过,后来的千百同窗正度过他们的校园美好时光。作为一个年近耄耋之年的老同学,愿将自己的难忘时刻与你们分享。一次是不期而遇的惊喜,一次是平常的校园活动,我记住了它,分享给你,是希望大家在一起,永远热爱我们共同拥有的校园。
(作者为中文系1962级校友)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