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始到金

2022-11-10 21:16:57 来源:教育快报网

近日,“浙大博士生送外卖”当事人孟伟发布视频称“孟伟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孟伟给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丢人了”。此视频发出之后引起社会热议。有人认为,孟伟自食其力,凭借自己的努力赚钱并不丢人;然而,也有网友发文质疑,认为他读博时并没有好好搞科研。


(资料图片)

近年来,考博逐渐成为热门选择。而当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博士研究生们又将如何走过这段荆棘丛生的旅途?

压力相伴 迎接挑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周欣蕾与光学工程专业的周张钰同在2019年入学,他们都认为最主要的学业压力由论文带来的。论文能否达标是博士生哽在喉头的一根刺,这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毕业。2020年进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刘懿璇对论文之难深有体会。2021下半年时,他正面临开题的压力,之前两次选题,他都没有切准点,在导师的帮助下才勉强跨越这道关卡。博士生们的论文焦虑从选题阶段便开始显现,而跨过这道坎也不意味着从此一帆风顺。对理工科学生来说,确定好选题之后,还需要在学习数理知识的基础上做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论文的假设。2021年入学就读于电子信息与工程专业的叶俊杰就提到,除了要掌握理论,还需要注重现实的可操作性问题。对于这个过程,周欣蕾认为“有些自己想做的东西,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也达不到想要的结果,这时很容易陷入迷惘并产生自我怀疑。”

论文焦虑成了博士生的家常便饭,同龄人的比较和内卷则加剧了这种感受。刘懿璇家族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有高学历,姐姐在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发表了8篇C刊论文,目前在重庆大学攻读医学的妹妹,发表论文的速度也很快。现就读于深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的曾子适也有类似感受:“当同学用两年发表6篇C刊论文,自己却一篇也不曾发表,压力就体现出来了。”他给出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没有成果,你就像《甄嬛传》里面被打入冷宫的妃子。”

学业压力的积累让部分博士生的心态发生改变。刘懿璇在读博以前勇敢且自信。他本科就读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常需要登上舞台面对观众,这没有让他畏缩过;过去前往工作面试的时候,他也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在平均水准以上。“我以前才不怕那些,很多事情我什么都不怕,干就完了。”开始读博后,他在学术路途上多次受挫,勇气几乎被消磨殆尽。他坦言很多机会已经不愿意去尝试了,甚至现在连面对只有三五个老师在场的答辩,他也紧张到不行。

对于这种不可避免的压力,导师们有不同看法。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晓华认为,面对学术压力,博士生应该“依靠自己的意志去坚持”。他将这种“坚持”解释为,在学习过程中“多发表论文,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并且在学习的同时为就业做准备。有些导师则尝试帮助他们缓解。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健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正是压力心理学,他认为既然选择读博士,就是选择了压力和挑战压力;同时,他希望博士生们在遇到压力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和困难。“必要时寻找多方面的支持,比如找导师聊聊;如果问题无法解决,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努力以后的放弃和接纳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勇于试错的过程,换一条路走走和换一个方式,也未尝不可。”

明确定位 转变观念

比起本科或硕士毕业就步入社会的同龄人,高学历和低收入之间的矛盾让博士生处于尴尬的境地。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的赵晨陈表示,他在学业上的开销不大,但房贷压力仍然是他心里的一块石头。今年6月份毕业的心理学博士韩尚锋,他的硕士生涯不在深大度过,当时的他“吃尽了没钱的苦”———当他的同龄人已经能够赚钱养活自己时,他只能靠国家一个月八百块钱的补贴度日。不过在深大,获得奖学金的机会更多了———除了国家奖学金,还能争取学业奖学金等奖金,没钱吃饭的窘迫已离他远去。

并不只是着眼于目前的经济状况,部分博士生对未来的就业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在周张钰看来,光学工程主要是将光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去的一类学科,其中大部分研究方向偏向于应用基础研究,高校、研究所、博士后和企业应用型研究人员是其中的“四大金刚”;而周欣蕾就读的计算机专业研究方向更偏向应用型,就业选择更多,不少毕业生选择进入企业研究所做工程师或者研究员,薪资也十分可观。

但对部分博士生而言,就业却成为难度不亚于毕业的难题。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院士提到,部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眼高手低,脱离实际,想去所谓“比较舒服”的单位,这造成他们在毕业时“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的现状。他认为这种茫然的状态可能部分归因于博士生工作经历的缺乏。对此,他认为读博前有工作经历“这有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能让他们明确自身需求,清楚人生定位。

这种无措也与社会背景脱不了干系。以传媒行业为例,王晓华认为前景不佳,“纸媒、电视台和出版社都成为黄昏产业,能够提供给博士生的职位越来越少。”他还指出,高学历人才从事传统意义上比较普通的工作将越来越普遍。实际上,以教育领域为例,名校博士进入中小学任教已不是新鲜事。在深圳中学2021年新入职教师名单中,17名被录取者中有16人为国内985高校博士。

王晓华认为“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不一定比科研工作者或大学教师少。网上流传的“深圳市一中学教师工资单”显示,该校教师税后工资加上住房公积金的一些列补助,年薪甚至高达40万元。另一方面,在王晓华眼中,有些博士生通过读博经历发现自己并不想继续坚持科研道路,对于他们来说进入学术体制反而倍感痛苦,从事中小学教师倒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韩尚锋认为博士担任中小学教师,与专业师范生的区别在于两者受到的训练不同,教授知识的方式不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别,两者各有千秋。“不过博士宇宙的尽头不只是深圳中学”,他认为博士的出路并不局限于教育行业,“博士在读博阶段受到的思维模式训练、培养的做事方式以及其他良好习惯等,在任何一个学科、领域都可以体现。”

磨砺自我 拥抱未来

社会的刻板印象尚存,竞争压力日益严峻,但读博这条道路走起来依然令博士生们觉得不虚此行。

“读博只是成功途径之一。”谈及当今不断升温的考研、读博潮,吴健辉认为读博并不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不代表着每个人一定要通过读博这条路突破自身。学术研究的“延迟满足”并不适合所有人,它需要更强大的初心与长期的定力。韩尚锋认为读博就像西天取经,去或者不去,选择全在个人,“有人可以选择高中结束后参与工作,有人也可以选择本硕毕业后坚持读博。”他选择踏上读博之路,为的是“能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并走向更好的未来。”

在曾子适眼中,读博的初衷反而比想象中纯粹,“我想在某个方向做出一些突破。”对他来说,读博不是找工作的捷径,他的初衷其实在于科研的收获。曾子适一开始的研究方向在于岭南文学,在后来的区域调查中他发现自己更适合研究屈大均的相关史学,在这方面自己的兴趣和学识也更有发挥余地,于是转变了研究方向。这与韩尚锋对科研的想法不谋而合———“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明白了、能力提升了会有种成就感,这种感觉很美妙”。

对于刘懿璇而言,读博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在这之前,他比较浮躁,少有静下心来思考理论的片刻。在读博期间,传播学的学科特点让他褪去往日的浮躁。为了更好地掌握人文学科的知识,他强迫自己安静下来去学习理论,进行文献的阅读和撰写,让以往浮躁的思绪在学术研究中沉淀,刘懿璇觉得这是一个打磨自身的过程。对于周张钰来说,“打磨自身”的意义更多在于“打磨心态”,不停地给自己定目标并完成目标,在遭遇困难和解决困难中体会“打磨”的过程。周欣蕾认为,在充斥着毕业焦虑和就业压力的当下,需要着眼自己的现状,找到适合的学习节奏,工作才能不慌不慢、循序渐进地完成。

韩尚锋告诉记者,如果想要得到磨练,势必要承受一定的痛苦,但若能够迎难而上,“各个方面都会得到锻炼,自身的眼界见识、接触的人脉资源都会很不一样。”正如研究生的周边都是研究生,博士生的周边都是博士生,伍旭认为,读博拥有群体的优势,这也是一种隐形的社会资源。

吴健辉回忆起他所带过的博士生,他认为博士生在读博前后变化最大的是他们的做事思路和科研能力与素养。博士生经过三年或者更久的学术训练,能逐步学会针对具体的科学或者实践问题进行独立和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逻辑清晰地表达想法。他直言:“这些能力不仅仅对于科研,对于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有帮助。”

博士期间所学的知识或许无法应付未来的挑战,但曾子适依然豁达,“学啊!都读到博士了,凭自己的自学能力还不能学吗?那就学呗,这也没什么。”他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到的知识还是需要活学活用,不能被已知的领域束缚。读博不是芸芸大众的必选项,也不是寻求出路的最优解,但正如赵陈晨所言,其价值可能不是向梦想靠近,而是在一天天地进步,“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生活的势头才蒸蒸日上。”

(本报记者 李春燕 陈炳璋 见习记者 陈心怡 李柳佳)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