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7日,首届“深大青年先锋奖章”颁奖仪式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隆重举行。体育学院教师侯逸凡作为在教学科研方面表现亮眼的青年教职工个人从全校86个推荐人选中脱颖而出,成为20名正式提名人选之一,并最终获得提名奖。时间追溯到两日前,9月25日,侯逸凡带领深圳大学国际象棋队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国际象棋网络锦标赛上蝉联团体冠军。
侯逸凡,四届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国际运动健将、特级大师。2010年获得国际象棋女子世界锦标赛冠军,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棋后。2012年就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年以罗德学者的身份赴牛津大学攻读硕士,2020年来到深圳大学工作。
成为有穿透力的榜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候选人是否具有“闯、创、扛、善、勇”的特质是深大青年先锋奖章的评选条件之一。这在侯逸凡眼中可以综合为一种“榜样的力量”。“在各个领域探索具有代表性事物的先锋,可以被当作典型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起到激励和引领的作用。”她说。
对于侯逸凡而言,她的榜样一直是鲍比·费舍尔———历史上最伟大的国际象棋棋手之一。“费舍尔的才华和成就在国际象棋界得到广泛认可,但仍然会存在不同的声音。”侯逸凡解释到,“我们不能拿着放大镜去要求榜样是完美的,只要他身上有一方面令你充满信服和敬佩,这就足够了。”在费舍尔身上,侯逸凡看到的是“丝毫不加掩饰的自我展示”。“这种真实地展示自我的勇气,我也希望能努力达到。”她感叹道。
作为国际象棋界的顶尖棋手,侯逸凡也是许多人心中的榜样,但她却并不局限于这一身份,而是想要追求更广阔的“辐射”范围。“我希望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侯逸凡说,“这样成长在不同环境,有不同经历的人能从我身上看到不同的特质。”每当侯逸凡站在分享人生经验、参赛经历或者战术技巧的话筒前时,她的想法都是:自己所分享的观念和想法能够引发“小触动”,听者因此理清具体生活中的“小细节”,于是做出一个“小选择”,这就已经足够。
在侯逸凡看来,各个领域的先锋之间一定存在着共性———一种富有穿透力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支持他们自己一直走下去,也鼓舞着旁人一直走下去。”她说。在国际象棋领域,这样的穿透力凝聚在棋盘上。国际象棋中最后的“将杀”往往伴随着胸有成竹、果决潇洒的气势,但侯逸凡却认为目光不应该只停留在最后一刻。“通过战术组合和战略布局,最终会获得‘将杀’的必然结果。”她说,“但那是通过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慢慢得到的,这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启示。”
国际象棋教育没有标准答案
2012年,正处在职业生涯黄金年龄的侯逸凡选择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外交学专业,6年后,她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公共政策学。2020年,侯逸凡受聘于深圳大学。一路走来,棋手侯逸凡一直是“教育”的受益者。她回忆起幼时母亲说起过的教师梦想和求学求艺路上意义重大的伯乐,“我觉得这一路非常幸运,不仅仅在于获得参赛机会和平台,更在于这些师长,他们推动我往前走,而不是原地踏步。”侯逸凡将自己走上教育的道路视为一种反哺,“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老师,去引导更多的学生,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面向大众,国际象棋仿佛给人留下一种来自西洋门槛很高、甚至带有“贵族”色彩的印象。但是侯逸凡断言:“我接触国际象棋23年,这绝对是一项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运动,只是想要跨入中级水平需要花费更多心力。”令人意外的是,侯逸凡更加倾向于参与中级之前,或者说是启蒙、初级阶段的教育。国际象棋作为一项专业运动固然很好,但是如果能向外拓展扩散,作为一种思维训练的工具,是否会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这是她常常思索的问题。超过十年间,侯逸凡经常通过国象协会、国际棋联和学校组织与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讲座和问答等活动,但她的目的并不是将学生们都培养成专业棋手。“我想做的是从根本上去探索,利用自己在行业内的成长经验,积极寻求更多资源帮助这个项目的长期发展。”她说,“这需要真正落到实处去,而不能仅凭数字数据衡量。”
回到国际象棋教育上,其实早在出国深造之前,侯逸凡就表现出对教育领域的浓厚兴趣,但当时的她对于国际象棋应该怎样与教育交汇还没有清晰的答案。国际象棋不同于传统通识教育,在运动领域也属于特别的分支,其间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留待探索。如今,侯逸凡的回答是:“棋盘是有边界的,但是教育可以无限大,国际象棋的教育没有标准答案。”
“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就是借助一种媒介或是一个平台达到育人的目的。”侯逸凡说,“国际象棋可以是一项辅助教育工具,它鼓励人们用创新性思维,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既定的、有限的规则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只是一名新人教师”
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国际象棋专项的逄韬在幼时刚接触国际象棋时就将侯逸凡作为自己的偶像。自2020年入学以来,儿时的偶像成为朝夕相处的师长,他笑道,“是梦想成真的感觉”。对于逄韬来说,侯逸凡对他的指导远不止国际象棋的知识技术这么简单。“侯老师的厉害之处在于她不只下棋技艺精湛,学业水平同样非常高。”他说,“上课时她也会教我们学术知识,比如如何查文献、写论文。”当对未来发展或者职业规划感到迷茫时,逄韬和同学们也会找侯老师倾诉,“她是我们最亲近的老师”。
侯逸凡目前不仅为国际象棋专项的学生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而且也参与与国际象棋专业培养相关的教学改革项目和其他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前为止,深圳大学国际象棋队在大学生比赛、成人比赛、城市联赛等一系列国际象棋赛事中均取得过优异成绩。“今年是国际象棋专项招生的第三年,从专业角度看,对于一支新建的高校队伍而言,我们的进度非常可观。”侯逸凡说。除了作为带队老师,侯逸凡也会在比赛中与学生以“对手”的身份相见。在9月举行的2022年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团体赛)中,侯逸凡与逄韬分别代表杭州队和青岛队出战。虽然逄韬并没有在比赛中与侯老师直接对弈,但他仍然觉得这场比赛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新鲜视角”。
在东方传统教育中成长起来,同时在外出比赛和海外留学中接触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理念,侯逸凡对于国际象棋教育持有开阔的视野。据《环球邮报》报道,位于美国圣路易斯的韦伯斯特大学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设立国际象棋辅修学位。侯逸凡注意到了这一消息。“我在深大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探索国际象棋如何能够成为高校的一门学科。”她说,“这既需要去借鉴外国高校的特色经验,也需要避免水土不服。”具体如何进行学科定位,如何培养学科特色,将是她未来努力探索的课题。
“在老师的角色上,我还是一个新人,需要不断学习成长。”侯逸凡说。在探索体教融合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指点、教导和带领学生使他们拥有在国际象棋道路上走下去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在侯逸凡看来就是“一名教师的幸运”。
(本报记者 杨露露 郑吉煌 廖敏君)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