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山东省“创新榜样”!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又获得一项荣誉。这对他来说当之无愧。 40年来,陈学森始终将农民致富中突出的难题,作为科学攻关重要的课题。他带领团队发明了40多项苹果优质高效育种及配套栽培和加工技术体系,选育出20余个果树新品种,还有效缩短了育种年限。 可贵的是,陈学森和团队成员将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无偿送给果农,在山东、陕西等地累计推广800余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余亿元。他精心选育的苹果、梨,成了果农致富的“黄金果”。“帮果农增产、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一生的事业。”62岁的陈学森激真诚地说。世界栽培苹果的祖先在新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苹果作为主要消费果品而大力推荐。 “苹果中游离多酚 (类黄酮)含量较高。这种物质有很好的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功能。”在陈学森看来,苹果中的类黄酮是“珍宝”。 我国苹果面积、产量均占世界50%以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由于苹果种质资源这一短板弱项,从上世纪开始,国内市场一直是洋品种唱主角。 国光、金帅来自美国,红富士来自日本......国内苹果特色多样化品种太少了,高类黄酮(红肉)苹果更是缺乏。这让陈学森忧心忡忡。 在新疆伊犁的一次考察中,陈学森偶然发现了 “新大陆”:一片野生苹果林面积约14万亩!经过调查,他发现这里的野生苹果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果实大小、成熟期、品质、风味、抗逆性、抗病性等近百种不同的类型。 对新疆野苹果以及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等世界范围的苹果属24个种、117份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后,陈学森和团队成员首次证实了新疆野苹果是世界栽培苹果的祖先。 尽管野生苹果又小又酸,但对陈学森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国内育成的苹果品种,大都是 “金帅”“元帅”“国光”品种的杂交、实生或芽选后代。这种“近亲繁殖”带来的问题是,品种的遗传基础变窄,遗传脆弱性加大,适应性与抗逆性减退。 “未来苹果的遗传改良,离不开丰富的新疆野苹果基因资源。新疆野苹果无疑是世界果树资源的天然基因库,也是国家珍贵的战略生物资源。”很快,新疆野苹果中的红肉苹果由于红色新奇、香味独特,吸引了陈学森的目光。 经过实验室检测,他发现新疆红肉苹果的类黄酮和有机酸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种。考虑到“红富士”肉质清脆、甜度高,陈学森带领团队成员把它和新疆红肉苹果杂交,以创建新种质。 “我们在新疆红肉苹果杂种一代(F1代)群体中筛选到了R6R6纯合基因型的红肉脆肉株系。它快速聚合了红肉、脆肉、高类黄酮等多个品质性状(基因),遗传稳定性高,果实中类黄酮含量是普通苹果的 7倍,可与蓝莓媲美。”陈学森异常兴奋,把这个苹果新种质命名为CSR6R6。 现在,这一高类黄酮苹果优异种质,已经被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给苹果装上“中国芯” 选育出具有“中国芯”的苹果品种,是陈学森从未改变过的科研追求。 “培育好吃、好看又有特色的苹果新品种,得有好法子。”伴随着新品种选育,陈学森和团队成员独创了能缩短果树育种年限的育种技术。“三选两早一促苹果育种法”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将CSR6R6株系花粉与‘烟富3号’苹果杂交,获得了40个杂交组合、50000余株杂种二代(F2代)杂种实生苗。他反复研究,想在这么多苗株中快速找到符合目标的后代。 实践证实,用传统苹果育种方法,育出一个新品种需要20年。而采用陈学森发明的“三选两早一促苹果育种法”只需15年。 “三选两早”要追溯到CSR6R6株系选育阶段,也就是选新疆红肉苹果与“红富士”苹果杂交(一选),把得到的杂交种子放在温室内早播种育苗(一早);在初果期从杂种一代(F1代)群体筛选红脆肉株系(二选二早),这个过程得到了高类黄酮苹果优异种质CSR6R6;再从CSR6R6株系花粉与“烟富3号”苹果的杂种二代(F2代)中选留红色叶片的实生苗,定植于选种圃中(三选)。“一促”即为在实生苗童期采取农业措施,加速营养生长,使实生苗尽快达到一定的高度(节位)后,通过树干环剥等措施,控制实生苗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果。 用这一“法宝”,陈学森和团队成员选育出了“幸”“福”“美”“满”等6个拥有新品种权的红肉苹果。 除此之外,他还创制了选育红肉苹果的早期分子鉴定技术,能使苹果育种时间减3年。 在市场上,着色程度是决定果子卖相的一个关键指标。以前,果农或基层技术干部一般采用“一把尺子、一杆称、用牙咬、用眼瞪”的常规方法,并经过高接鉴定等程序,确定红皮苹果品种。 陈学森和团队成员在研究不同苹果果皮着色差异原因时,发现苹果转录因子MdMYB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果皮花青苷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他研发出基于MdMYB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的红皮苹果早期分子鉴定技术。 用这个方法,他们育出‘龙富’‘元富红’等苹果新品种,有效改良了果实着色、风味等性状。如今,这些品种已成为生产的主栽品种。苹果育种技术育出“致富梨” 梨能生津润燥、止咳化痰。由于受“口感有渣、梨核过大、不耐储运”等共性因素影响,国内很多梨品种都“卖不上价”,影响了果农的收入,也阻碍了中国梨产业的高效发展。 陈学森心想:“作为果树育种工作者,我能为果农们做点什么?” 这些年来,他和团队成员以新疆野苹果利用为主线,聚焦苹果特色多样化品种培育、主栽品种“红富士”着色等性状需要改良等生产难题,从理论到技术、品种和产品有了系统创新成果。他的这些成果虽然来源于苹果,但也能用于梨等果树育种,在落叶果树中普适性很强。 “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就是其中一个。这项专利技术发明是陈学森和团队成员在对苹果基因组测序、品质性状遗传与发育机理、优质新品种亲本溯源分析等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能有效集成亲本的多个优秀品质性状。 陈学森带领团队成员用“砀山酥梨”“新梨7号”分别做父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新梨7号”有新疆库尔勒香梨、砂梨、西洋梨的优秀基因,而“砀山酥梨”具备白梨的优秀基因。让陈学森深感欣慰的是,育出的“山农酥”梨既继承了母本脆甜多汁、耐储运、无石细胞的优良“品质”,又继承了父本个头大、成熟期晚、抗病能力强的优良“体质”。 如今,提起“山农酥”梨新品种,懂行的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哥:“一个梨卖到均价60元。好吃、没渣、很甜,填补了优质、熟晚、耐贮大梨的市场空白。” 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一般梨树苗种上5年后才能结果。好梨要让果农早受益,整形修剪是果树早结果的关键技术之一。他在苹果树种植中用‘三芽二度一单轴’修剪方法后,结果子的时间均比传统办法提前2年。他把这个好技术拿到“山农酥”梨中使用,看能否早结果。 这个修剪方法中的“三芽”,就是定芽、抹芽和刻芽;“二度”则通过调整主枝的角度,来控制主枝的粗度,以达到合理的枝干比;“一单轴”指及时清理、剪除各主枝上的分枝,确保各主枝仅保留结果短枝、单轴延伸。 山东一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娟对此连连称赞:“良种配良法!种上第2年就吃上‘山农酥’梨了”。新技术无偿送果农内行人都知道,育出一个苹果或梨新品种至少要用10余年时间。 陈学森带领团队研发出了“龙富”“山农酥”等苹果、梨新品种,摸索出了配套栽培技术。在人们看来,这些新品种肯定能转让个好价钱。 然而,面对果农和企业需求时,陈学森却做了让很多人觉得有点“犯傻”的决定:新品种、新技术全部免费送给农民。 蒙阴县是山东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之一,有不少重茬老果园结出的果子个头小、色泽不好,售价低。果农们极为头疼,不知道如何解决。 果农田成有的50亩老果园,一直都不景气。陈学森主动和他联系,自掏腰包,花数万元买了自主选育的“龙富”优质短枝型苹果新品种树苗,无偿送给他,借助团队研发的高效栽培新模式和重茬障碍防控技术帮助他改造老果园。 在“新果园”里,“龙富”苹果苗嫁接在当地原产的抗性实生砧木八棱海棠上,第2年就开花结果。“我这40多亩地苹果,去年地头价就卖到3块钱1斤.很多外地的果农都来找我要经验呢!”田成有说,这几年,来找他取经的果农,从本村的村民,逐渐扩展到蒙阴县其他乡镇,甚至淄博、菏泽等地。 看到团队科研成果为果农带来了收益,陈学森喜上眉梢。 山东省菏泽市和济宁市泗水县都有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陈学森把适合当地种植的“山农酥”梨新品种及配套栽培管理、加工技术送过去,免费给当地的企业、果农种植。 如今,“山农酥”梨在菏泽4区、7县都有了示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在济宁市泗水县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亩,为实施“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按3元钱1斤计算,扣除成本,1亩地也能赚1万多元钱。”在做了大量的研发、推广之后,陈学森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吸引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乡,我们可以将其培养成新型农民,带动乡村振兴。” 有了好品种、好技术,怎样在农民的地里产生效益?陈学森说:“果农学会用新技术种植管理新品种,才能尽快从优良科技成果中受益。”为此,他常常一次又一次到种植基地,手把手地教给农民如何进行修剪、刻芽及精准浇水、施肥。 在果农们眼里,陈教授是“平民教授”“为民教授”。他为老百姓免费送来了“真金白银”,让农民在“土疙瘩”中挖出“金疙瘩”,把“泥蛋蛋”变成了“银蛋蛋”。陈教授的“扶贫经”管用、好用,念到了果农的心坎上。 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受到果农认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学森打心眼里高兴。“能为行业发展和果农致富做点事,自己几十年的努力值了!”陈学森说。 (原载于《绿色中国》 B(下半月)2023年2月)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