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实时:疫路“川”越 温暖相伴

2023-02-21 12:02:34 来源:教育之星

10月13日疫情发生后,学校尤其关注松十五和兰九这两栋风险较高的宿舍里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决定派驻两名心理教师“逆行”进驻,与学生同吃住,陪伴守护,梁静就是其中一位。“我公布了工作QQ号,聆听同学们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困惑,帮助她们度过艰难时期。条件限制,我只能是更多地在线上进行心理服务。学校的线上心理服务开展得也很丰富,考虑到同学们在寝室不方便,我们提供了三种线上咨询方式,QQ文字咨询、语音咨询以及视频咨询。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反响热烈的防疫心理健康讲座,制作了心理漫画、科普推文等等,帮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疫情期间,无论是志愿者还是老师们,还有广大同学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竭尽全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与疫情的心理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梁静(《来自小黄楼的“特殊逆行者”》)“一开始我并不是学校安排的志愿者,因为年迈的父母住在这里,这栋楼有不少是看着我长大的叔叔孃孃们,他们的子女有些不在身边,我比较熟悉他们的情况。这栋楼住户最多,而且有不少离退休老同志,看到志愿者们忙不过来,我就主动去帮忙。所以我是‘自愿者’,后来才变成志愿者。有居民给我们送矿泉水、送防护口罩,在微信群里贴心地问候,真诚地感谢……桂园1栋的微信群里除了接龙买菜,还接龙感谢志愿者的辛苦付出,越来越多的居民、甚至老同志表示要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守望与相助,奉献与理解,共同的努力,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桂园1栋志愿者、党委宣传部干部熊鹰(《从“自愿者”到志愿者》)

“疫情发生,作为党员干部理当冲锋在前。同时,做好从干部到基层‘大家长’的角色转换也是深入基层,和大家沟通交流,加强联系的好机会。疫情不会隔开我们,只会让心靠得更近。我相信,只要川外人秉持统筹有度、闻令而动、听令而行、逆行而上的乐观精神,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一定能战胜疫情!”

——安居小苑1栋楼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胡登全(《变身楼栋“大家长”,抗疫教学两不误》)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川外迅速行动、组织有序。我们从每位校领导、干部和志愿者老师们身上都感受到了对川外的责任和爱,也为川外师生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决心和行动而感动!共同战斗的半个月,我们保质保量完成了核酸采样任务,也和川外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教育和卫生本就是一家,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还可以考虑更加完善校地双方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预案和应急演练。希望学校巩固抗疫成果,迅速恢复校园教学秩序,也祝川外未来越来越好!”

——川外核酸采样队队长、沙坪坝区中医院副院长周伟(《与学校并肩作战的15个日夜》)

“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宿管人员和辅导员相互配合,秩序井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刘帅锋说。按照学校疫情处置工作要求,参与抗疫的外围志愿者只能住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睡沙发、睡行军床。”别人眼中艰苦的环境在刘帅锋的描述中变得颇有浪漫色彩:“夜晚很安静,我们枕着虫鸣入眠,从鸟叫声中醒来,真的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校园重新充满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他想对师生们说:“我们的耐心要坚持,内心要坚强,信心要坚定!齐心协力、听从指挥,守护我们共同的校园!”

——核酸转运志愿者、法语学院副院长刘帅锋(《转运的是标本,守护的是平安》)

“宿舍的同学们看到我们在楼下站着、蹲着吃饭,就对着我们热情地呼喊:‘老师,你们辛苦了!’每当这时,我心里都很感动。一开始,同学们对我们还有些陌生。但当看到两周的时间我们都在陪伴他们,为他们服务,他们也对我们充满了感恩。抗击疫情,需要师生们齐心协力,彼此理解,共克时艰。看到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和微笑时,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学院上下共同抗疫,这是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尽管很累,也有风险,但是我们义无反顾。当好商英的‘大家长’,保护每一位学生,就是我的责任!”

——商务英语学院院长段玲琍(《保护每个学生,当好学院‘大家长’,是我的责任!》)

“我忘记了个人的身份,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是老师,也是党员,是靠着这种使命感去把这个事情完成好。抛开老师,我也是普通人。但我仍然坚持选择教育这个行业时的初心——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要我们尽力去做,疫情就有结束的那一天。希望川外早日恢复正常,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切困难也都是暂时的。”

——兰苑9舍驻楼辅导员廖米梅(《学生在哪里,我的阵地就在哪里》)

人,总是在不断的经历中变得强大。一个强大的人,有无坚不摧的精神。我们学习的是人文学科,身处在人文传统厚重的校园,用阅读来接受人文滋养,学会沉淀心情,学会品味苦涩,学会维持这个世界的温暖。一个强大的人,还应该具备更多的生活技能。……珍惜自己的光阴,快乐不依赖于外部世界,而是要向内心寻求。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一定会很酷!

希望你们能带着坚强和乐观,去拥抱生活给予一切,勇敢说一句“For what has been, thanks; for what will come, yes.”

——翻译学院教师钟毅:《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心理老师胡月,辅导员老师蒋兴勤,医务工作人员张秀伶宿舍阿姨龙素芳,保洁阿姨周祥芬和李雪梅等,还有川外和松15的志愿者同学们,我代表全体松15的同学们向“松15的守护天使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牺牲休息的时间,用坚毅和执着构筑了守护松15的坚固防线;感谢你们不辞辛苦、义无反顾地坚守在松15隔离点的第一线;感谢你们以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情怀,用热情和爱心冲锋在川外疫情防控的前线,书写着川外精神的生动篇章!

——松15舍学生郑玉英(《致松15舍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的一封信》)

当封闭的岁月一天天过去,展现在一条条公众号中,四川外国语公众号是我们全家每天必看平台,校园、师生的风貌,便日趋于清晰。在学校公众号上推出的“请放心,我在川外挺好的”、“同心抗“疫”/川外是我家,打赢战斗靠大家”的推文中,我们看到整洁清朗的楼道、宿舍、食堂,看到后勤人员辛勤工作的背影,看到小花园、道路旁草长莺飞;看到备课组活动室灯火通明;看到老教师目光深邃,专精覃思;看到教师夙兴夜寐,意气风发;看到白衣天使戴着厚重的口罩完成核酸检测工作;看到疫情防控小组齐聚一室,运筹帷幄,看到他们伴着夜灯悉心答疑,如润物春雨……看到听到学校精心细心、科学防疫,保障如此到位,我满怀期待,我们放下心来。四年川外人,一生川外情。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疫情很快就会得到控制,孩子们早返教室。川外的明天会更好!——家长赵军(《祝福川外》)

我们想出的门,是他们一直想进的门;我们经常嫌弃的网课娃,是他们想见而不得的牵挂;我们口中的无聊,是他们无比期待的闲暇。套用一句已经太过于俗套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负重前行!”

作为学校普通的教职工,我们困守“危楼”,从未放弃:云游朋友圈,听着各种讲座,讲着自己的课……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志愿者的付出:那些悄然滑落的泪水,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被物资勒红的双手,我们不会忘记;那些逆行的风景,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众志成城的坚毅,我们不会忘记!谢谢你们,志愿者们!你们的付出与努力,川外历史永远都会铭记!胜利终将属于我们,黎明终将来临,届时,揭开所有的面罩与口罩,让我们一起,尽情纵享自由和美丽!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张红波:《安居小苑的一天》

(摘编自抗疫系列报道 采写:新闻中心通讯社/策划、编辑:陈挚)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