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眼中的仪器变迁史

2022-12-06 10:14:38 来源:教育快报网


【资料图】

7条铁路,16条高速公路,2幢高楼,王德京这一生最自豪的就是,他从1981年入伍至今一直坚守在测量岗位,可以说他的成长经历就是我国工程测量仪器的缩减版变迁史。

王德京至今还清楚记得,刚入伍那会,测量工具是一台德国产的030经纬仪,需要人工读取相关数据,每次误差都很大。那时条件艰苦,测量基本靠腿。每次测量时需要10多个人相互配合完成,拿花杆的、竖塔尺的、刷油漆的、砸木桩的、看镜子的、作记录的……每个人都不可或缺。通讯也停留在吼,距离一远,人来回传话,费时又费力。王德京灵机一动,想出用旗语指挥测量放线。红旗向左打,表示前视点要向左移动;红旗向右打,表示前视点要向右移动;红旗上下摆动,表示此点已完成可打下一个点了;红旗在空中挽圆圈,表示收工。有时因为地形高差较大,看不见旗语时,王德京就要爬到跟前的大树或山披上,被马蜂撵着到处跑是常事。回到驻地,王德京再通过算盘对每一个数据进行验算,确保数据无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德京在青藏铁路完成了15公里1200多个测绘点的复核测量工作。

时间转瞬间来到2000年,我国科技水平大幅提升,一大批先进的测量仪器应运而生。为了适应企业发展规模,六公司购买了第一台全站仪后,就调派至王德京所在的济青高速公路项目部。

“再也不用拿着钢尺翻山越岭了,更不愁这山望着那山高了。”这些是王德京爬了将近二十年大山深林后,第一次感受到科技测量的好处。在济青高速公路测量时,王德京带着2个人就可以完成全部测量任务,靠的就是这台新买的集光、机、电为一体的全站仪。控制点用GPS确定后,输入距离和高差等数值,全站仪射出的激光会通过棱镜反射自动读取相关数据,人也不用在漫山遍野地跑了,一天测量3-5公里成为家常便饭。同时每个人都配有对讲机,随时随地都可以沟通。回到驻地,王德京导出数据汇总到数据库里,电脑就能精确计算。“这是我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王德京一脸笑意地说。

时间的车轮来到2022年,特别是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更多的高科技让测量变得更简单,尤其是无人机实时性、响应快、飞行高度灵活的特点,完全颠覆了王德京以往的测量方式。银昆高速公路项目所在的固原地区,地处六盘山东麓,高山丘陵较多,特别适合无人机作业。王德京跟着徒弟学习无人机操作技术,看着徒弟用国产无人机一飞,短短几分钟,5.6公里红线内的地形、地物、地貌全出来了,将其与既有CAD图纸信息导入Powercivil软件中,输入线路设计数据,自动计算边坡开口线,整个测绘及建模仅需3天,大大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所有图纸复测、临建、场地布置等工作,这让王德京十分自豪:“测量人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最近,王德京又迷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只要看到相关新闻就想要了解。老铁道兵吕玉标忍不住打趣道:“老王,现在地上都装不下你了,还想上天?”王德京总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道:“现在国家科技发展得这么快,我相信距离北斗全面应用到工程施工领域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即将退休的王德京经历了我国工程测量仪器从进口到国产的全过程,见证了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由弱到强完成华丽转身的重要时刻。

“同志们呐,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像极了凯旋的战士摇旗呐喊,放完线收工的王德京总爱唱这首歌。

作者单位:六公司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